<u id="6q8ao"></u>
  • <i id="6q8ao"><td id="6q8ao"></td></i>
    <i id="6q8ao"><td id="6q8ao"><output id="6q8ao"></output></td></i>
    <source id="6q8ao"><bdo id="6q8ao"><pre id="6q8ao"></pre></bdo></source><acronym id="6q8ao"></acronym>
      <video id="6q8ao"><thead id="6q8ao"></thead></video>
      <u id="6q8ao"><td id="6q8ao"></td></u>

      新聞中心
      成為時代的杰出企業

      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0-06-10 瀏覽次數:0
      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是今年重點任務之一。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行動綱領指南。


      ?;菲髽I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前提下,也要做好事故應急準備。具體要準備哪些呢?14大項52條內容全在下面了。


      01
      思想理念

      • 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生命至上、科學救援理念
      • 安全發展紅線意識
      • 風險防控底線思維
      • 建立健全各項應急管理制度

      02
      組織與職責

      • 設置負有應急管理職責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負有應急管理職責的專職安全生產人員;
      • 建立健全各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責任制,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主要技術負責人、各分管負責人職責任務。

      03
      法律法規

      • 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管理制度,明確主管部門,確定獲取的渠道、方式;
      • 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 建立健全應急值班值守、信息報告、應急投入、物資保障、人員培訓及預案管理(定期評估、修訂、備案、公布)等應急救援管理制度。

      04
      風險評估

      • 風險辨識:辨識危險有害因素、風險源、可能的事故及原因、后果等;
      • 風險分析: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辨識出的風險后果的嚴重性、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分析;
      • 風險評價:確定風險等級,提出針對性的風險防控措施;
      • 情景構建:運用情景構建技術,準確揭示本企業小概率、高后果的“巨災事故”。

      05
      預案管理

      • 預案編制: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小組,確定應急預案編制原則與要點,進行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應急預案體系應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
      • 預案管理: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應急預案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后向本單位人員公布,并發放至有關部門、崗位和相關應急救援隊伍;
      • 在全面調查和客觀分析本單位應急資源狀況基礎上,開展應急能力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完善應急保障措施。

      06
      監測與預警

      • 建立健全基于過程控制系統、安全儀表系統、災害報警系統的監測預報系統,重大危險源和關鍵部位的監測監控信息要接入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 預警分級:按照事故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
      • 一旦重大危險源發生事故,做到提前預警、提前防范、提前處置。

      07
      教育培訓與演練

      • 制定應急教育培訓計劃與目標,對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教育和培訓,并對參加培訓的人員進行評估考核;
      • 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演練可多形式互相組合;
      • 演練設置評估組,編寫評估方案和評估標準,并根據改進建議按程序對預案進行修訂完善。

      08
      值班值守

      • 建立應急值班制度,配備應急值班人員,明確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
      • 明確事故信息接收、通報程序和責任人;
      • 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
      • 明確事故發生后向本單位以外的有關部門或單位通報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責任人。

      09
      信息管理

      • 應急救援信息包括有關生產工藝信息,本單位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應急預案、專業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應急專家及其他信息;
      • 建立有線與無線相結合的應急通信保障系統。

      10
      裝備設施

      • 應急設施包括消防設施、氣防設施、防塵防毒/防化學灼傷設施、緊急切斷設施、應急事故池;
      • 應急物資裝備根據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和危險化學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配置;生產、儲存和使用氯氣、氨氣、光氣、硫化氫等吸入性有毒有害氣體的企業,還應當配備至少2套以上全封閉防化服;
      • 建立應急設施和物資裝備的管理制度和臺賬清單,按要求經常性維護、保養,確保完好。

      11
      救援隊伍建設

      • 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應當建立應急救援隊伍;中小型企業或者微型企業等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工業園區、開發區等產業聚集區域內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企業,可以聯合建立應急救援隊伍;
      • 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 制定應急救援人員教育培訓計劃,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定期組織訓練,開展形式多樣的應急演練;建立應急值班制度,配備應急值班人員;
      •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將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建立情況報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并依法向社會公布。

      12
      應急處置與救援

      •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及組成單位或人員及其職責;救援隊伍指揮員應當作為指揮部成員;
      • 應急救援基本原則:救人第一、防止災害擴大,統一領導、科學決策,信息暢通、協同應對,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 針對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對事故應急響應進行分級,明確分級響應的基本原則;
      • 明確應急指揮機構啟動、應急資源調配、應急救援、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 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銜接的程序;
      • 從警戒隔離、人員救護與防護、遇險人員救護、公眾安全防護、裝備物資正確選用、工藝操作配合、現場監測、洗消、現場清理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
      • 從完善安全監控措施、加強個體防護等方面,提升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能力;
      • 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其他單位應當服從人民政府發布的決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做好本單位的應急救援工作。

      13
      應急準備恢復

      • 事后排查、消除現場事故隱患,排查、消除現場次生、衍生事故風險;
      • 維護、補充、更新裝備、物資,休整隊伍,恢復到正常應急準備狀態;
      •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組應當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評估,事故救援結束后應當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總結。

      14
      經費保障

      • 企業年度預算中應包含應急教育、培訓、演練,應急裝備與設施檢測、維護、更新,應急物資、器材采購等有關應急資金預算;
      • 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救援命令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耗費用,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無力承擔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協調解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